
4C Exhibition 2023Q3 - Culture Nomad
文/黎扬扬
















在后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因素动荡的今天,个人、文化群体和民族不可避免地被巨大的潮流裹挟。在这个时代的狂澜之中,他们经历着巨大的冲击,面临着改变、分裂或融合的抉择。这种动荡与变革的背景下,作为游牧文化中的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意,通过群展作品,深刻地探索了个人、种族、文化和性别的多重层面。4C Exhibition 2023Q3中的作品呈现了对历史、社会和自我认知的反思,引发观者对于世界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思考。展览开启了一个关于当代跨文化、跨时代处境的纷繁对话,探究着我们如何在时代巨变中找到自我定位,以及在多元融合的潮流中保持独特性的诘问。








董颖馨的创作深刻折射了民族国家与性别群体的集体记忆,融合了个人叙事的珍贵留存。她的作品《Encounter》、《Standardization of Average Human Being》、《Circa. 1943》和《Ideal Woman of Whom》涵盖了广泛的主题,触及政治文化、隐藏的民族历史、个人记忆、性别刻板印象等多方面。《Encounter》以平行叙事的手法展示了国家历史与艺术家从未谋面的祖母的生活经历。在这片碎片化的叙事中,艺术家以个人视角述说宏观历史事件,却又以从未谋面的亲人视角出发。虚构想象和真实历史在此交织,二次叙述的过程中,视角和叙述对象的转换使文本变得富有内涵。
张亮的作品《这周末吧》(This Weekend)以其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美食的象征——火锅,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态度。艺术家通过陶瓷材料巧妙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火锅的全貌,包括鸳鸯锅、肥牛、豆腐和小酥肉等,构筑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锅盛宴。对于远离故土的华裔游子,火锅是在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美食之一,无论何时何地,都勾起让人怀念的情感。作品再现火锅场景,不仅唤起对中国传统的思念,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艺术家眼中,火锅犹如社会的缩影,各异的食材在这个大锅中共同煮沸,彼此交融。火锅餐桌象征着团结、和睦和阖家团圆的氛围,是一文化相融的象征,艺术家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宣扬多样性和包容性。






尤加明的跨媒体艺术作品深刻探索了美国社会中的权力话语、社会规范以及流行和体育文化的交融螺旋。艺术家的视觉语言源自于自身练习拳击和剑道的体验,以及作为芝加哥居民对芝加哥街头的深刻洞察。这些经历使拳击元素自然融入画面之中,以波普艺术的独特方式,通过文字标语和大胆的色彩带来强烈而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作为一个亚裔身份以及拥有女性外貌的非二元性别认同者,尤加明频繁遭遇美国职业环境中的挑战和歧视。这些困难和偏见反映在其作品中,呈现出具有暴力性的流行文化,尤其在电视转播的格斗比赛中的攻击行为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体部位以及其他搏击物品成为了象征暴力、压迫和普遍社会不平等关系的符号。
通过审视这种具有攻击性和依赖攻击性运动的视觉元素,艺术家深刻审视权力的动态,并在作品中对社会角色和身份在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中的分配、实践和执行提出了质疑。正如福柯所指出的,权力无所不在,流动无处不及,深刻渗透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权力并非个体主体的独立选择或后果,而是一系列巨大、匿名的策略的内在特征。